冬至,这个带着寒意的节气,却承载着无数人心中的温暖记忆。这些温暖,往往与美食紧密相连。饺子、汤圆、羊肉汤……在冬至这一天,谁是最佳的伴侣?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各自的说法。
汤圆派
“吃到红汤圆,来年得好运”,在福建,冬至吃汤圆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。居民伊女士回忆道,小时候每到冬至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妈妈煮的汤圆,其中总有一粒红色的,寓意着好运。而居民柯女士则描述了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场景,黑芝麻和糖的混合,包裹进面团中,一个个汤圆就呈现在了案板上,水烧开后,热气腾腾的汤圆就浮了起来,甜蜜而温馨。
饺子派
在河南开封,居民高女士表示,冬至的味道就是饺子的味道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妈妈擀皮,爸爸调馅,自己则负责捏成饺子的形状。在她们那里,冬至吃饺子还有一个特别的讲究,那就是饺子要包成“耳朵”的形状,寓意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。居民李先生也强调了饺子的重要性,认为饺子绝对是冬至的标配。
其他派
除了饺子和汤圆,还有许多其他的冬至美食。在贵州,居民沈先生推崇的是牛瘪火锅,而在四川成都,居民张先生则选择了羊肉汤。
专家说
民俗专家黄锡源指出,在闽南地区,冬至寓意着美好的开始,被称为“小年”,甚至有着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除了吃汤圆,还有祭祖、搓丸、做鸡母狗仔等独特习俗,这些习俗体现了南北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。他进一步表示,汤圆团圆的寓意与北方饺子的象征意义不谋而合,都是对家庭和睦、幸福安康的美好祈愿。同时,“补冬”习俗也显示了南北文化的交融,厦门人在冬至时节食用温补食物,不仅是为了驱寒保暖、增强体质,也体现了南方人对于食疗养生的重视。
在冬至这一天,各地的美食文化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无论是汤圆、饺子,还是其他各式各样的美食,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霈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谁是最佳冬至伴侣?》